再拒劇團2002年由台灣80後世代不同領域藝術家組成,早年從事環境劇、詩劇、多媒材劇場,探索全球化影響下該世代的性別、階級處境與生存意識,並以劇場、音樂演出、展覽、獨立劇展策畫等各種創作型態推出製作,近年聚焦於「聲音劇場」的美學實踐。

有別於劇本先行的劇場創作,再拒劇團的作品多從不同演出概念、創作方法、視覺意象或媒材屬性出發進行創作,許多作品將空間、音樂或物件視為「文本」。2007年開始的兩年一次的環境劇場劇展《公寓聯展》,再拒劇團提出「微型劇場」宣言,將亞洲高度資本化下狹小的公寓空間做為排練和演出場域,改變既定的觀演關係及藝術經驗。2012年《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則承接並延伸「微型劇場」概念,在台北、澳門及英國卡爾地夫舉辦的劇場設計展等多處另類空間,演出「無演員」的多媒體藝術劇展。同年,以第三世界從事代工業和服務業的青年勞動處境為本的《美國夢工廠》,參與東京藝術節 (F/T) 的「新銳公募」,透過12段互文交織的集合夢境,在表演者重複而機械性的動作中,創造一座名為「夢工廠」的符號迷宮。2014年開始的一系列作品如《諸神黃昏》、《渾沌詞典:補遺》,則為集體創作模式發展的一系列「聲音劇場」創作,在以「聽覺」為美學表現主體的前提下,據每次不同的演出主題,將音樂演奏、人聲、聲音操作視為具劇場性的身體表演與視覺語言,並以此形構演出敘事。同年,再拒劇團成立子團「前叛逆男子」,從 ACG 文化而生的 2.5 次元 BL 劇場《新社員》開始,陸續將後龐克、華麗搖滾、ACG、賽博龐克、camp等各種次文化元素結合當代劇場,去創造屬於台灣年輕世代,中文語境的音樂劇,在台灣劇場界創下「粉絲文化」的風潮。

而《諸神黃昏》於2017年榮獲World Stage Design 世界劇場設計展「聲音設計」金獎的國際肯定。《渾沌詞典:補遺》亦在2019年成為布拉格劇場設計與空間四年展臺灣唯一的受邀演出,參與環境劇場藝術節(Site Specific Performance Festival)單元。2019年推出說書劇場《明白歌》的全臺七地巡演,將白色恐怖的故事藉由述說與音樂演唱,重建對臺灣1950與1960兩段抗爭歷史的民間敘事,延續左翼民謠精神傳統,在受難者家鄉演繹屬於我們自己家園的故事。

從小型前衛創作、非制式劇場空間演出的跨域作品到中大型劇場製作,再拒劇團持續尋找與實踐劇場藝術如何在抵拒全球資本主義文化均質化現象(homogeneity)及去政治後現代美學中,逃離失語狀態的可能。

再拒劇團 重要邀演紀錄及得獎紀錄

★2019年由促轉會委託演出《明白歌》,以白色恐怖史為素材,前往羅東、新營、橋頭、路竹、佳冬、虎尾、景美人權園區等地演出,並獲得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2019年受邀參與台南藝術節之作品《感傷之旅》,以藝術創作回應#metoo事件,獲得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提名及入圍肯定

★ 2014-2020年前叛逆男子BL搖滾音樂劇《新社員》四次加演,演出破萬人次觀賞

★ 2019《渾沌詞典:補遺》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 2018《Concert of Performance Preview》橫濱藝術集會TPAM FRINGE

★ 2017《諸神黃昏》世界劇場設計(World Stage Design)聲音設計金獎

★ 2016衛武營童樂節《深夜裡我們正要醒來》於高雄加演

★  2016 公寓聯展《位移之城》於臺北首演

★ 2015臺北兒藝節《深夜裡我們正要醒來》於中山堂首演

★  2015臺南藝術節《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於臺南首演

★ 2014華格納革命指環藝術節《諸神黃昏》於臺北首演,第四度獲台新藝術獎提名並獲得入圍肯定